典型文献
历史意义的焦虑:"普遍历史"的回应及其病理
文献摘要:
历史过程的时间性指向一种历史沧桑感,其核心是历史的无常性,表现为历史过程的偶然、变易与无序,由此而有在历史中生存的意义焦虑.西方思想将历史无常体验为历史意义的虚无,并通过"普遍历史"构筑的"普遍性",来抗拒历史的无常.最能体现西方文明性格的普遍性(universality)由两种传统构成:一是古希腊哲学提供的概念化思想工具,它使得普遍性在语言及其逻辑机制中以概念化运动方式加以建立,这种普遍性意味着脱离质料的形式;二由基督教尤其是其中的保罗传统提供,它意味着隔断一切自然与文明论脉络的超越的普遍性,同时它将历史的意义系之于末世论的未来,这一未来意味着一种在时间之中消解时间—历史而抵达永恒的"特殊时刻".以上两者结合,形成了西方近代历史哲学中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回应的是"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同时又内在包含着对"历史中的意义"的贬抑,因而它意味着对历史的非历史处理,由此而难以避免历史终结的病理,这一病理最终导致的是历史意识的丧失.
文献关键词:
历史意义;普遍历史;历史终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赟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上海2002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赟-.历史意义的焦虑:"普遍历史"的回应及其病理)[J].学术月刊,2022(01):34-45
A类:
B类:
历史意义,普遍历史,历史过程,时间性,沧桑感,无常,常性,偶然,变易,虚无,抗拒,最能体现,西方文明,文明性,universality,古希腊,希腊哲学,概念化,言及,逻辑机制,运动方式,质料,基督教,保罗,隔断,自然与文明,文明论,历史的意义,之于,末世论,来意,消解时间,抵达,永恒,特殊时刻,西方近代,近代历史,历史哲学,一个整,贬抑,难以避免,历史终结,历史意识
AB值:
0.5312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