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列维纳斯、德里达与布朗肖:历史沉默深处,或历史之外的见证
文献摘要:
书写的人无法撇开艰难的职责.确切地说,今天,书写者应该服务的不是历史的制造者,而是历史的承受者.
——加缪,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晚宴致辞①
书写,当然,就意味着放弃,放弃联系,放弃姓名,同时又不是放弃,而是宣告,欢迎那不在场的,却又意识不到那不在场者——或者,通过文字,在文字内含的缺席中,书写成为与无法记忆之物的联系,成为对不可感受之物的见证.
——布朗肖,《灾异的书写》②20世纪90年代,美国比较文学学者菲尔曼(Shoshana Felman,1942-)和法国历史学家维韦约卡(Annette Wieviorka,1948-)相继提出,自二战结束尤其犹太人大屠杀的真相被披露后,我们已进入"见证的时代"(英:the age of testimony,法:I'è re du té moin),"见证已然成为我们与时代事件之间至关重要的关联方式"①.从口述史的兴起,纪录片的繁荣,再到以见证为主题的哲学探讨,②甚至于今天自媒体的涌现,或许可以说,"见证"的确已经成为当代思想文化的关键词.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海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海-.列维纳斯、德里达与布朗肖:历史沉默深处,或历史之外的见证)[J].基督教文化学刊,2022(01):前插1-前插42
A类:
菲尔曼,Shoshana,Felman,Annette,Wieviorka,testimony,moin
B类:
列维纳斯,德里达,布朗肖,深处,撇开,书写者,该服,制造者,承受者,加缪,诺贝尔文学奖,晚宴,致辞,姓名,宣告,在场者,缺席,写成,灾异,比较文学,历史学家,二战,犹太人,大屠杀,真相,age,re,du,关联方,口述史,纪录片,甚至于,于今,自媒体,思想文化
AB值:
0.3747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