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与灾害放大效应
文献摘要:
通过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结合的手段,按照计算的沟壑密度统计,分析中巴公路沿线泥石流沟蚀作用的强度和特点,采用分形理论法分析泥石流流域形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巴公路沿线52.4%的泥石流沟道发生沟蚀作用的能力较强,固体物源主要受控于沟道滑塌体和冲积扇堆积物;按照分形理论结果,研究区泥石流沟道数分别与流域面积、主沟道长度、主沟道比降、流域高差及岸坡平均坡度间的分形维数值依次为0.432、0.794、0.813、0.667和0.697,对泥石流的启动、演变或控制所起的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流域面积、流域高差、岸坡平均坡度、主沟道长度和主沟道比降;一旦流域水流较大,会促发相邻的冲积扇同时启动,泥石流能量和淹没范围会快速剧增,放大其破坏效应,即小流域、小规模泥石流也可能存在大隐患.
文献关键词:
泥石流;流域形态;非线性特征;破坏效应;中巴公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兴荣;张满银;周自强;宿星;叶伟林;文桃;张国信;刘迪
作者机构: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兰州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兴荣;张满银;周自强;宿星;叶伟林;文桃;张国信;刘迪-.中巴公路(国内段)泥石流演化的非线性特征与灾害放大效应)[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364-371
A类:
B类:
中巴公路,泥石流,非线性特征,放大效应,遥感解译,现场调查,沟壑密度,公路沿线,沟蚀,分形理论,论法,流流,流域形态,形态演化,沟道,固体物源,受控,滑塌,冲积扇,堆积物,道数,流域面积,道长,比降,高差,岸坡,平均坡度,分形维数,流域水,淹没范围,破坏效应,小流域,小规模
AB值:
0.2998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