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京云蒙山片区"7·16"群发性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地形特征和起动条件是区域泥石流预测预报和灾害防治的基础.2018年7月16日北京云蒙山片区暴雨引发多处泥石流,但目前尚未对该区域群发性泥石流特征展开研究.本文基于地面雨量站、高分遥感影像解译和数字高程模型,对群发性泥石流的雨量激发特征、地貌发育特征和起动条件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短历时、强降雨是激发此次泥石流的主要因素,平均降雨量221.9 mm.峰值时段降雨持续3~5 h,站点平均降雨强度为48.6 mm/h,降雨强度和降雨量远超区域历史水平.(2)泥石流流域面积、沟道纵比降、陡峭程度、沟壑密度、相对切割程度以及形态系数等地形特征,表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泥石流形成.流域陡峭程度集中在0.3~0.65,表明该区域泥石流过程存在与洪水交互出现的特点.(3)沟谷型和坡面型泥石流的汇水面积和起动坡度存在明显差异,汇水面积分界值为0.1 km2,起动坡度分界值为23°.沟谷型平均起动坡度为16°,坡面型主要在25°~50°的坡度上起动.泥石流的起动坡度随上游汇水面积增大而减小,起动临界地形阈值为1.54≤SA0.163≤5.91.该研究可为今后区域泥石流监测预警和灾害防治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云蒙山;群发性泥石流;地貌特征;陡峭程度;起动条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文;马超;张志;张岩;路璐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北京100013;北京市地质灾害防治研究所,北京10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文;马超;张志;张岩;路璐-.北京云蒙山片区"7·16"群发性暴雨泥石流特征研究)[J].山地学报,2022(04):626-636
A类:
暴雨泥石流,区域群发性
B类:
云蒙山,片区,泥石流特征,地形特征,起动条件,预测预报,灾害防治,多处,群发性泥石流,面雨量,雨量站,高分遥感影像,遥感影像解译,数字高程模型,地貌发育,发育特征,短历时,强降雨,降雨量,降雨强度,流流,流域面积,沟道,纵比降,陡峭程度,沟壑密度,地形地貌,地貌条件,流形,流过,洪水,沟谷,坡面,面型,汇水面积,分界,km2,上起,随上,SA0,后区,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地貌特征
AB值:
0.2782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