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四川西昌"3·30"火烧区响水沟火后泥石流成灾机理
文献摘要:
2020年3月30日,西昌市经久乡发生森林大火,响水沟流域植被被林火大面积烧毁,同年雨季,响水沟流域内多条沟道暴发泥石流,其中1#、2#、3#沟毗邻居民房屋和耕地,影响较为严重.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室外试验,以响水沟1#、2#、3#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林火烈度下,渗透特征、坡面侵蚀和沟道侵蚀的差异,从而揭示响水沟火后泥石流的成灾机理.结果表明,林火是泥石流暴发的重要诱因,火后泥石流的降雨阈值会明显降低.林火干扰导致坡面土壤的渗透系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林火烈度越严重的区域,渗透系数越小,降雨更大比例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参与到坡面侵蚀.随降雨次数的增多,轻度、中度、重度火烧区域的坡面土壤侵蚀深度均增加;中度、重度林火烈度的侵蚀深度差异不大,且明显高于轻度区域,说明当林火烈度达到中度时,坡面土壤便会受到较大程度的侵蚀.地形条件相似的沟道,林火烈度越严重,泥石流侵蚀能力越强,最终体现于沟道两岸崩滑体数量越多,沟道宽度和深度越大.
文献关键词:
火后泥石流;遥感解译;林火烈度;渗透特征;坡面侵蚀;沟道侵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健;胡卸文;金涛;曹希超;杨相斌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0031;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试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健;胡卸文;金涛;曹希超;杨相斌-.四川西昌"3·30"火烧区响水沟火后泥石流成灾机理)[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22(03):15-22
A类:
B类:
川西,火烧区,响水,水沟,火后泥石流,成灾机理,西昌市,经久,大火,火大,烧毁,雨季,多条,1#,2#,3#,毗邻,邻居,民房,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室外试验,林火烈度,渗透特征,坡面侵蚀,沟道侵蚀,降雨阈值,林火干扰,渗透系数,大比例,坡面径流,土壤侵蚀,侵蚀深度,地形条件,两岸,崩滑体
AB值:
0.2369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