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震区泥石流物源与冲出量的关系——以四川汶川县簇头沟为例
文献摘要:
汶川地震诱发的崩滑体不断地动态演变,为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造成震后数年间暴发多次群发性泥石流灾害.分析震区崩滑体(物源)时空上的变化以及与泥石流规模(冲出量)大小的关系,可为震后灾害链的长期效应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冲出量多基于单次泥石流或多次泥石流后形成的堆积物进行估算,利用遥感技术结合现场踏勘来确定泥石流冲出物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选取汶川震区簇头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和冲出量计算模型构建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流域内物源动态演变特征,探究沟道内崩滑体物源量变化与簇头沟多次泥石流冲出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簇头沟下游支沟物源量在2013年泥石流后不断减少,而上游支沟内物源量自2019年泥石流后增加显著;(2)三次泥石流的物源量与冲出量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而总冲出量相对于流域内总物源量的占比不足5%,仍有大量物源堆积于沟道内;(3)主沟道拦沙坝的拦蓄能力逐年下降,需继续加强清淤力度,且上部沟道和支沟亦应增加相应的防治措施.本研究有助于认识震区崩滑体演变特征及其对震后泥石流的影响,并为优化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选址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关键词:
泥石流;物源;动态变化;泥石流冲出量;地震;遥感解译;汶川;簇头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旭东;沈已桐;胡凯衡;张晓鹏;许文年
作者机构:
三峡大学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 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 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旭东;沈已桐;胡凯衡;张晓鹏;许文年-.震区泥石流物源与冲出量的关系——以四川汶川县簇头沟为例)[J].山地学报,2022(03):369-383
A类:
簇头沟,泥石流冲出量
B类:
震区,四川汶川,汶川县,汶川地震,崩滑体,地动,固体物源,数年,群发性泥石流,泥石流灾害,空上,灾害链,长期效应,防灾减灾,堆积物,遥感技术,技术结合,现场踏勘,野外调查,遥感解译,动态演变特征,沟道,支沟,拦沙坝,拦蓄能力,继续加强,清淤,震后泥石流,灾害防治,防治工程,工程选址
AB值:
0.2043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