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冰川型泥石流灾害历史重建方法——以西藏天摩沟为例
文献摘要:
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冰川型泥石流规模大、数量多.天摩沟是帕隆藏布左岸一级支流,最近20年多次爆发冰川型泥石流,重复堵江并形成长约1.5 km的堰塞湖.冰川型泥石流事件爆发时间和规模的确定对山区泥石流防灾减灾意义重大.基于树木年代学方法,通过分析树木年轮损伤组织、生长抑制和释放动态,重建天摩沟60年来的泥石流事件的时空分布;从树木生长扰动强度等方面探讨泥石流的流动范围和沟道溯源侵蚀过程;并通过加权指数Wit进一步分析泥石流发生时间和日降雨及气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天摩沟在1965年、1970年、1976年、2007年、2010年和2018年爆发过泥石流,与2007年以来的有记录的泥石流事件吻合,印证了通过年轮损伤组织、生长抑制和释放等参数重建泥石流事件的可行性;Wit指数的变化表明树木年轮的生长释放和抑制滞后于泥石流事件1~3年,并与泥石流规模成正相关.
文献关键词:
冰川型泥石流;树木年代学;损伤组织;生长抑制;灾害重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孟哲;吕立群;余国安;王云琦;王兆印
作者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哲;吕立群;余国安;王云琦;王兆印-.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冰川型泥石流灾害历史重建方法——以西藏天摩沟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32):14124-14136
A类:
树木年代学,冰川型泥石流,灾害重建
B类:
泥石流灾害,灾害历史,重建方法,藏东南,帕隆藏布,左岸,支流,堵江,堰塞湖,防灾减灾,分析树,树木年轮,损伤组织,生长抑制,释放动态,树木生长,扰动强度,流动范围,沟道,溯源侵蚀,侵蚀过程,加权指数,Wit,发生时间,过年,数重
AB值:
0.2459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