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卫礼贤与"道"——《中国哲学导论》中"道"的一词多译之探究
文献摘要:
本文通过对德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卫礼贤的最后一部哲学论著《中国哲学导论》(1929)的翻译和研究,整理归纳了卫礼贤对中国哲学的核心词"道"的五种不同译法,深入剖析了他如何用"一词多译"的方法,对中国哲学史上不同文本、不同哲学家、不同时代及不同思想维度中的"道"进行诠释.同时,本文以术语学(Terminologie)为研究方法,聚焦于卫礼贤用来翻译"道"的几个德语哲学术语,并对这些词汇进行溯源.以此为切入点,本文分析了卫礼贤作为对中国哲学与德国哲学均有深刻理解的汉学家,有意识地从跨文化比较哲学的角度出发,将"道"转换为德国哲学中与之相匹配的哲学概念,并将其介绍给德国思想界的路径.重新审视卫礼贤对"道"的"一词多译",在加强当今中外文化互鉴和中文著作外译方面具有积极且重要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道;中国哲学史;跨文化哲学;翻译学;海外汉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大卫·巴拓识;彭蓓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51908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大卫·巴拓识;彭蓓-.卫礼贤与"道"——《中国哲学导论》中"道"的一词多译之探究)[J].世界社会科学,2022(06):180-188
A类:
Terminologie,德国思想界
B类:
卫礼贤,导论,一词多译,汉学家,翻译家,论著,核心词,译法,何用,中国哲学史,哲学家,同时代,思想维度,术语学,德语,哲学术语,汇进,德国哲学,深刻理解,有意识,文化比较,比较哲学,中外文化,文化互鉴,外译,跨文化哲学,翻译学,海外汉学
AB值:
0.3534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