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文献摘要: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不是某几个思想家任意的和人为的虚构,而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两次学术启蒙带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体系变化的理性反思.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启蒙: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关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讨论.在这两次大的学术启蒙推动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界开展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形成了以创造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为学术平台、以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资源的学术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就是我们今天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文本,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就是把这个文本从自发的形成提升为理性的自觉.
文献关键词:
中国学术启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萍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武汉43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1-6,封3
A类: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学术启蒙,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性
B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家,虚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研究,理性反思,验真,唯一标准,中国市场,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气派,学术平台,思想资源,学术话语体系
AB值:
0.1324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