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哲学史的问题意识与主体性
文献摘要:
应重视中国哲学史中的问题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指认识活动中的怀疑、追索的心理状态,是推动研究的关键.古代经典大都是启发式的,思想家的提问方式、问题意识都有所不同.问题意识在哲学史上常常转化为命题、词语、范畴系统、思维方式,成为一定的范式.长期以来,中国哲学家最重视的是天人、性命的问题.与西方哲学相较,中国哲学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我们对中国哲学史的主体性应有自觉.中国哲学是生命的学问,中国人依照自本自根的哲学而生活、实践.中国哲学的理论、观点、方法具有丰富的普世价值.研究中国哲学应具有健康的心态与高尚的境界,打好做学问的基础,做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重视经典诠释中的追问与创新.
文献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问题意识;主体性;哲学史方法论;天人
作者姓名:
郭齐勇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山东嘉祥曾子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的问题意识与主体性)[J].哲学研究,2022(08):47-52
A类:
哲学史方法论
B类:
中国哲学史,问题意识,指认,认识活动,怀疑,追索,心理状态,启发式,思想家,提问方式,词语,范畴系统,哲学家,天人,性命,西方哲学,照自,普世价值,高尚,打好,做学问,经典诠释,追问
AB值:
0.2893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