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公平责任、损失分担与民法典的科学性——《民法典》第1186条之"来龙"与"去脉"
文献摘要:
《民法典》第1186条对原《侵权责任法》第24条作出重大修正,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正为"依照法律的规定",从而完全改变了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的适用机理.立法者作出此项修正之目的 ,在于进一步明确公平分担损失规则的适用范围,统一裁判尺度,避免法官的自由裁量尺度过宽等弊端.为此,在司法适用中有必要对"法律的规定"之文义予以目的 性限缩,即其仅指《民法典》或其他法律中有关公平分担损失的具体规定或特别规定,而不包括其中的原则性规定,尤其是不应包括内容抽象、空洞的"公平原则".侵权法有其自身的原理和逻辑,其并非解决受害人救济问题的"灵丹妙药".妥善解决受害人保护和损失分担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受害人救济体系.
文献关键词:
《民法典》第1186条;"公平责任";公平分担损失;侵权归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晓剑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晓剑-.公平责任、损失分担与民法典的科学性——《民法典》第1186条之"来龙"与"去脉")[J].法学评论,2022(01):90-104
A类:
公平分担损失
B类:
公平责任,损失分担,民法典,侵权责任法,大修,立法者,此项,裁判,法官,自由裁量,司法适用,文义,限缩,仅指,关公,原则性,公平原则,侵权法,受害人,救济,灵丹妙药,妥善解决,人保,根本途径,建立和完善,侵权归责
AB值:
0.2538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