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民事权益位阶:以《民法典》为中心
文献摘要:
我国《民法典》虽然已经构建了完善的民事权益体系,并已在相关条款中就权益位阶作出了规定,但并没有全面确立清晰的权益位阶.在普遍存在的权益冲突中,不同权益的价值分量并非等同,在这一背景下,建立妥善的权益位阶理论,有助于防范化解冲突,有效贯彻立法者的价值判断,并辅助裁判者进行准确的利益衡量.通过对《民法典》民事权益体系的解释,可以对民事权益的位阶进行如下排序:物质性人格权、精神性人格权、身份权、人格利益、财产权利、财产利益.民事权益位阶在司法适用中并不是机械地排序取舍,而应结合个案场景妥当地进行利益衡量.民事权益位阶主要涉及高位阶权益的优先保护、低位阶权益的妥协容忍、民事责任的限制和排除、合同的解除以及对利益受损者的适当补偿等效果.
文献关键词:
民法典;民事权益;位阶;私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利明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利明-.论民事权益位阶:以《民法典》为中心)[J].中国法学,2022(01):32-54
A类:
权益位阶
B类:
民事权益,民法典,权益冲突,等同,防范化解,立法者,价值判断,裁判者,利益衡量,下排,物质性人格权,精神性,身份权,人格利益,财产权利,财产利益,司法适用,取舍,妥当,优先保护,低位,妥协,容忍,民事责任,除以,适当补偿,私权保护
AB值:
0.2729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