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崇儒"到"重道"——清初朝廷对民间理学的认同及歧异
文献摘要:
明清鼎革之后,民间学者在学术反思中逐渐由王学转重程、朱.清初一些官员在从学、交游中汲取了民间理学,并传衍于清廷内外;魏裔介、熊赐履等人在奏疏、经筵和日讲中引导了康熙帝的儒学走向,使之独尊程、朱,彰明道统,清廷文治遂由泛泛"崇儒"转向明确"重道";清初理学人物大体都讲求躬行实践和"居敬穷理",但康熙帝对其诠释仍侧重于"治道",并凸显了道学的"忠诚"内涵.故清廷的崇儒重道本质上仍是文治策略而非学术信仰,且康熙中期以后治统完全兼并了道统.清廷在转向"重道"及治道合统的过程中体现了对民间学术的认同及二者道统观的歧异.
文献关键词:
清初理学;理学官僚;民间学者;康熙帝;道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罗检秋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北京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罗检秋-.从"崇儒"到"重道"——清初朝廷对民间理学的认同及歧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100-111
A类:
魏裔介,熊赐履
B类:
朝廷,歧异,明清鼎革,民间学者,学术反思,王学,初一,官员,交游,传衍,清廷,奏疏,经筵,康熙帝,儒学,独尊,彰明,明道,道统,文治,泛泛,清初理学,讲求,躬行实践,居敬,穷理,治道,道学,崇儒重道,治统,兼并,理学官僚
AB值:
0.4647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