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尚书》文学研究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评于文哲著《文学论》
文献摘要:
《尚书》作为传统儒家的"五经"之一,两千五百多年来一直受到无与伦比的尊崇,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更成为皇权时代具有神圣性的国家经典,对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始自孔子,中经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陈骙的《文则》,历代关于《尚书》文学意义的论说...>>详细《尚书》作为传统儒家的"五经"之一,两千五百多年来一直受到无与伦比的尊崇,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更成为皇权时代具有神圣性的国家经典,对古代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始自孔子,中经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陈骙的《文则》,历代关于《尚书》文学意义的论说却不绝如缕,笼罩在《尚书》之上的神圣光环阻碍了人们对其进行客观的文学审视;加之《尚书》本身语言的古奥艰涩,历史上的《尚书》遂成为与文学隔绝的禁区.近代以来,随着儒家经典神圣性的解构和西方学术观念特别是古典学和阐释学研究方法的引入,以及由出土材料的不断发现而促成的文字学和简帛学的不断发展,《尚书》逐渐进入文学研究者的视野.如何在新的学术背景下系统全面地挖掘和评价《尚书》的文学内涵和文学价值,进而考察早期中国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秀敏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秀敏-.《尚书》文学研究的有益探索和尝试——评于文哲著《文学论》 )[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113-113
A类:
B类:
尚书,文学研究,五经,两千五百多年,无与伦比,尊崇,汉代,独尊儒术,皇权,有神,神圣性,古代社会,始自,孔子,刘勰,文心雕龙,文则,文学意义,论说,不绝如缕,笼罩,圣光,光环,环阻,行客,古奥,艰涩,隔绝,禁区,近代以来,儒家经典,学术观,古典学,阐释学,出土,文字学,简帛,学术背景,文学内涵,文学价值,早期中国,中国文学,文学的发生,研究课题
AB值:
0.3495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