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历史和哲学中国的政治经济内涵
文献摘要:
文章试图从尧舜禹以来的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演化史中,探究"形而上"的"哲学"中国及其政治经济内涵.水患和游牧部落的入侵造就了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为有效抗洪治水和抵御游牧部落的入侵,中国的政治体制逐渐从西周的"分封制"发展为秦汉的"中央集权制"或称"郡县制".为保持各级政府官员和社会精英对国家的认同,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科举制下,从隋唐至清的历代王朝通过科举考试对天下遵奉儒家学说的贤能之士"开放",实现了皇权与精英集体治理国家的机制,可称之为"儒家开放社会".17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在工业化大潮中落后.在完成政治经济社会"再造"之后,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工业化的成功,"开放社会"的建设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文献关键词:
历史中国;哲学中国;集体主义;儒家开放社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夏庆杰;唐琦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北京1001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夏庆杰;唐琦-.历史和哲学中国的政治经济内涵)[J].社会科学战线,2022(07):54-61
A类:
儒家开放社会
B类:
哲学中国,尧舜禹,中国政治,发展演化,演化史,形而上,水患,游牧部落,集体主义,抗洪,政治体制,西周,分封制,秦汉,中央集权制,郡县制,各级政府,政府官员,汉武帝,武帝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科举制,隋唐,唐至清,代王,王朝,科举考试,遵奉,儒家学说,贤能,能之士,皇权,可称,称之为,中叶,大潮,中落,终于,革命性,历史中国
AB值:
0.4628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