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珠江磨刀门河口水位分布演变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文献摘要:
河口区水位受径流、潮汐、地形、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影响,其空间分布结构及变化复杂.作为河口动力结构的重要参数,水位分布演变特征及机制的研究对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河口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珠江磨刀门河口沿程马口、甘竹、江门、竹银、灯笼山和三灶6个测站1965—2016年月均余水位数据及马口站的月均流量数据,分析人类活动影响下水位空间分布的异变,采用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定量辨识水位分布异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讨论人类活动、动力结构、地形变化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基于平均水面形态变化参数(即曲率)可较好地指示河床冲淤变化趋势,河段平均曲率为正,指示河床趋于淤积,曲率为负,河床趋于冲刷侵蚀;围垦、大规模挖沙、河道疏浚等强人类活动前,磨刀门河口上、下段坡降大于中段(江门—甘竹段),即中段存在一个水位坡降变缓的区域,枯季低流量时中段水位坡降出现由海向陆方向的倒坡降,强人类活动后,余水位空间分布结构发生异变,中段坡降增大、低流量时的逆坡降消失;强人类活动引起的河床地形变化是磨刀门河口沿程水位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使口门段(三灶—竹银)和河口上段(甘竹—马口)水位曲率分别减小0.41×10-4m·km-2和1.04×10-4m·km-2,河口中段(竹银—甘竹)水位曲率增大0.21×10-4m·km-2,沿程曲率由正(下凹)-负(上凸)-正转变为负-正-负,沿程河床也随之由淤积-冲刷-淤积趋势转变冲刷-淤积-冲刷趋势.
文献关键词:
水位分布;余水位曲率;强人类活动;冲淤趋势
作者姓名:
马玉婷;蔡华阳;杨昊;刘锋;陈欧;谢荣耀;欧素英;杨清书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河口海岸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275;河口水利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275;广东省海岸与岛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75;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广东 珠海 519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玉婷;蔡华阳;杨昊;刘锋;陈欧;谢荣耀;欧素英;杨清书-.珠江磨刀门河口水位分布演变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22(02):52-64
A类:
余水位曲率
B类:
珠江,磨刀门河口,口水,水位分布,演变特征,河口区,径流,潮汐,多因素影响,分布结构,河口动力,动力结构,重要参数,高效开发利用,马口,江门,灯笼,测站,月均,均流,流量数据,人类活动影响,异变,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地形变化,互耦,耦合关系,水面形态,形态变化,河床冲淤,冲淤变化,河段,平均曲率,淤积,冲刷,围垦,挖沙,河道疏浚,强人类活动,口上,下段,坡降,中段,枯季,低流量,向陆,河床地形,沿程水位,空间形态,形态发生,口门,上段,4m,口中,正转,冲淤趋势
AB值:
0.327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