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物磁性特征及早期成岩作用分析
文献摘要:
磁性矿物的早期成岩作用是沉积物埋藏后的重要过程,辨别早期成岩作用,才能更好地解释地层的矿物磁性变化.本研究对珠江三角洲顺德平原全新世钻孔MZ孔进行沉积相和室温磁性分析,并辅以热磁分析鉴定磁性矿物,以探讨钻孔不同深度和沉积相的早期成岩作用阶段.结果表明,MZ孔全新世地层自下而上包括感潮河道、河口湾和三角洲相.室温磁性特征与沉积相缺乏明显关联,表现出强烈的早期成岩作用.此外,全新世晚期岩芯磁性特征还受人类活动影响.该孔早期成岩作用以磁性矿物溶解和形成自生黄铁矿为主.在三角洲前缘相的上部和河口湾相底部保存了硫复铁矿.根据矿物组合推测以4.51~4.56?m和30.4~30.5?m两个深度为代表的硫复铁矿形成机制不同,即三角洲前缘相中硫复铁矿可能形成于早期成岩作用的硫酸盐还原阶段,而河口湾相的硫复铁矿形成于甲烷厌氧氧化阶段,后者的含量随着深度增加逐渐增多.上述现象说明,沉积环境可以通过影响有机质和硫酸根离子的供应量,决定磁性矿物所达到的早期成岩作用阶段.
文献关键词:
磁性矿物溶解;自生黄铁矿;硫复铁矿;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沉积环境
作者姓名:
吉俊熹;时硕;陈莹璐;王孟瑶;王张华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 珠海519082
引用格式:
[1]吉俊熹;时硕;陈莹璐;王孟瑶;王张华-.珠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物磁性特征及早期成岩作用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22(06):89-105
A类:
磁性矿物溶解,硫复铁矿
B类: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物,磁性特征,早期成岩,成岩作用,作用分析,埋藏,辨别,顺德,钻孔,MZ,沉积相,分析鉴定,不同深度,自下而上,感潮河道,河口湾,三角洲相,显关联,人类活动影响,自生黄铁矿,三角洲前缘,矿物组合,相中,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氧化阶段,沉积环境,有机质,硫酸根离子,供应量
AB值:
0.2128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