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近40年来贝加尔湖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湖泊水位的影响
文献摘要:
气候变化对湖泊水位的影响是湖泊研究的关注热点.作为欧亚大陆最大淡水湖,贝加尔湖水位变化深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贝加尔湖水位升降将对维系流域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基于湖区气象站、水文站和湖泊水位观测数据,采用突变检验、变异系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过去40年贝加尔湖周边气候变化及其对水位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980-2019年,贝加尔湖及其周边区域气温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0.31℃/10 a),其空间分布主要受纬度和海拔影响;年际降水波动较大(变异系数达0.2左右),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其空间分布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过去40年,贝加尔湖平均水位为456.42 m,水位发生多次大幅波动.1980-2015年,色楞格河和安加拉河径流量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格局,是导致贝加尔湖水位先上升后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入湖、出湖径流的高低主要受控于降水的多寡.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贝加尔湖水位变化的主要气象因素,降水通过直接补给和入湖径流补给共同影响贝加尔湖水位.本文将水位转折的原因大致划分为3类:第1类是气候变化驱动型,指1982-1983、1985-1987和2013-2015年这3个阶段的水位突变过程;第2类是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驱动型,以1995-1996年水位大幅下降过程为例,气候变化与流域内人类活动共同导致了水位突变;第3种类型是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人为调控驱动型,这是贝加尔湖特有的水位变化驱动类型,即俄罗斯联邦政府立法通过下游水利枢纽工程人为调控湖泊水位.由于持续的暖干气候条件,贝加尔湖2015-2017年水位被严格控制在456.07m左右的低水位.本研究将为贝加尔湖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后续水位调控以及流域灾害防控提供理论支撑.
文献关键词:
气候变化;湖泊水位;径流;突变检验;贝加尔湖
作者姓名:
李想;张雪芹;徐晓明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想;张雪芹;徐晓明-.近40年来贝加尔湖区气候变化及其对湖泊水位的影响)[J].湖泊科学,2022(01):219-231
A类:
色楞格,色楞格河,安加拉河
B类:
贝加尔湖,湖区,湖泊水位,欧亚大陆,淡水湖,湖水,水位变化,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全球变暖,水位升降,流域生态系统,气象站,水文站,水位观测,观测数据,突变检验,周边区域,纬度,海拔影响,年际,水波,平均水位,大幅波动,径流量,变化格局,先上,受控,多寡,通径分析,气象因素,入湖径流,径流补给,内人,气候变化背景,驱动类型,俄罗斯联邦政府,政府立法,游水,水利枢纽工程,工程人,干气,气候条件,严格控制,07m,未来气候变化,水位调控,灾害防控
AB值:
0.2946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