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芪及其活性成分的利水作用机制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利尿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PubChem数据库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黄芪的化学成分及相关作用靶点.在人类基因数据库与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预测水肿疾病靶点,与黄芪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进行映射,并绘制韦恩图,获取黄芪治疗水肿的潜在靶点.将黄芪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导入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活性成分-潜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将黄芪活性成分相关作用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54只6~8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进行水负荷实验,分别收集药物干预后0~2 h、2~4 h、4~6 h、7~24h内的大鼠尿液,考察黄芪及其活性成分的利尿作用.结果:共得到25个黄芪活性成分及248个相关靶点,710个水肿相关靶点,黄芪治疗水肿的潜在靶点79个;通过"活性成分-水肿靶点"相互作用网络获得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等15个活性成分;通过PPI网络获得41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共获得生物过程464个条目,分子功能77个条目及细胞组分45个条目;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06条通路.大鼠水负荷实验显示,与正常组比较,灌胃后0~2 h、2~4h及0~6h内呋塞米组、黄芪小剂量组及毛蕊异黄酮组的尿量显著增多;灌胃后4~6 h内呋塞米组、黄芪小剂量组、黄芪大剂量组及芒柄花素组的尿量显著增多;灌胃后7~24h内黄芪小剂量组、毛蕊异黄酮组大鼠的尿量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利尿作用,且小剂量黄芪利尿作用更为显著.
文献关键词:
黄芪;水肿;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网络药理学;水负荷实验;利水;大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安社;王新陆;朱明军;曹英杰;乔利杰;郑超楠
作者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安社;王新陆;朱明军;曹英杰;乔利杰;郑超楠-.黄芪及其活性成分的利水作用机制探讨)[J].中医学报,2022(08):1702-1710
A类:
水负荷实验
B类:
黄芪,活性成分,利水,水作用,机制探讨,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作用靶点,人类基因,基因数据库,孟德尔遗传,韦恩图,潜在靶点,Cytoscape,相互作用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PPI,核心基因,DAVID,基因本体,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genes,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周龄,SPF,雄性大鼠,别收,药物干预,24h,大鼠尿液,利尿作用,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核心靶点,共获,生物过程,条目,灌胃,6h,呋塞米,小剂量,尿量,大剂量,内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网络药理学
AB值:
0.2980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