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和预后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中晚期宫颈癌(LACC)同步放化疗联合近距离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02-01-2017-03-30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完成治疗的249例LAC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近远期疗效、慢性放射性不良反应,分析相关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共229例,均随访≥2年或死亡截止.近期缓解率为84.3%(193/229).单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与年龄(χ2=4.796)、FIGO分期(χ2=4.142)、组织学类型(χ2=4.120)和治疗前淋巴结转移(χ2=18.047)有关联,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腺癌的未缓解率约为鳞癌的3.6倍,OR=3.571,95%CI为1.078~11.822,P=0.037;治疗前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未缓解率是无转移的4.5倍,OR=4.459,95%CI为1.647~12.071,P=0.003.慢性放射性直肠炎(CRP)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直肠累积D2 cm3有关,无CRP、轻度CRP和重度CRP患者的直肠累积D2 cm3分别为69.9、72.2和73.4 Gy,F=12.131,P<0.001.2年累积复发率(CIR)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22.7%(52/229)和77.3%(177/229).单因素分析显示,CIR与治疗前SCC-Ag(OR=1.799)、HGB(OR=0.552)、FIGO分期(OR=2.063)、病理类型(OR=2.244)和淋巴结转移(OR=3.391)有关联,均P<0.05;OS与治疗前SCC-Ag水平(HR=2.391)、FIGO分期(HR=2.201)和淋巴结转移(HR=5.676)有关联,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淋巴结转移者的2年CIR是无转移的2.6倍,OR=2.557,95%CI为1.290~5.068,P=0.007,是独立危险因素;前者的2年OS率约为后者的5.5倍,HR=5.514,95%CI为2.504~12.145,P<0.001,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同步放化疗联合近距离治疗LACC的近远期疗效基本满意;为防发生严重CRP,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时,应严格限制直肠D2 cm3;治疗前淋巴结转移是近远期疗效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对于治疗前淋巴结转移者,应采取更加积极的个体化治疗措施.
文献关键词: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近远期疗效;慢性放射性直肠炎;预后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彭清河;陈锴;李珺芸;陈利;叶伟军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华南肿瘤学国家实验室·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东 广州510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清河;陈锴;李珺芸;陈利;叶伟军-.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和预后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0):1500-1507
A类:
局部中晚期宫颈癌
B类:
局部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化疗疗效,预后分析,LACC,近距离治疗,疗效及预后,预后影响因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近远期疗效,排除标准,截止,缓解率,近期疗效,FIGO,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分析,未缓解,鳞癌,慢性放射性直肠炎,D2,cm3,Gy,CIR,总生存,OS,SCC,Ag,HGB,病理类型,放射治疗,治疗计划,预后危险因素,个体化治疗,治疗措施
AB值:
0.1918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