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季冻区公路路基水热场阴阳坡差异与防冻胀模拟
文献摘要:
在国道G109那曲至拉萨的季节性冻土路段设置监测断面,对季节性冻土区路基的地温、含水率和冻胀位移进行连续监测,依据实时监测数据,利用所建立的冻土路基水?热耦合模型,分析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水?热场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阴阳坡差异,并结合水?热场计算结果分析路基的冻胀性以及多种措施下防冻胀效果,并以路基监测期内含冰量的标准差表征路基损伤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季节性冻土区公路路基的温度场与水分场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特征,在路基路面以下8m深度范围内,地温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较大;由于阴阳坡效应,温度场、水分场、冻胀量场与损伤场的横向分布不对称,相较于阳坡,阴坡冻胀量更大,严重损伤区域更多;路基冻胀量在2月份达到最大,2月底正常天气下路基阴坡肩和阳坡肩冻胀量分别为31.5 mm和26.0 mm左右,而极寒天气下,路基冻胀量明显增大;在保温板措施下,路基损伤区域明显减小,并集中于保温板外表面与路面之间;综合使用保温板、水泥稳定砂和碎石隔水层的措施下,路基阴阳坡肩冻胀峰值分别减少25.4%与30.7%,有效降低了路基冻害.
文献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公路路基;水热耦合模型;阴阳坡效应;路基损伤;防冻胀
中图分类号:
[3]
交通运输(U)
/
公路运输(U4)
/
道路工程(U41)
/
路基、路面工程(U416)
/
路基工程(U416.1)
/
特殊地区路基(U416.1+6)
/
冰冻严寒地区(U416.1+68)
作者姓名:
邓青松;曾超;何先志;陈风光;刘晓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武汉,430074;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青松;曾超;何先志;陈风光;刘晓-.季冻区公路路基水热场阴阳坡差异与防冻胀模拟)[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8):3113-3128
A类:
路基损伤
B类:
季冻区,公路路基,热场,防冻胀,国道,G109,那曲,拉萨,路段,监测断面,季节性冻土区,地温,连续监测,冻土路基,季节变化,结合水,冻胀性,含冰量,水分场,路基路面,8m,外界环境,变化影响,阴阳坡效应,冻胀量,横向分布,阴坡,损伤区,路基冻胀,月底,极寒天气,保温板,外表面,水泥稳定,碎石,隔水层,冻害,水热耦合模型
AB值:
0.23951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