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接受急诊PCI的282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前MAP水平中位数将患者分入A组(MAP<92 mmHg,n=1414)和B组(MAP≥92 mmHg,n=141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手术资料、围术期用药情况,以及终点事件随访结果.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研究主要终点为是否发生全因死亡,次要终点为缺血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卒中、再发心肌梗死.结果 B组肌酐清除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合并高血压、既往卒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右冠状动脉为罪犯血管的比例高于B组,桡动脉入路、靶血管为左前降支的比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使用比例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全因死亡、缺血事件、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围术期MAP与1年全因死亡发生率呈U型曲线关系,具有显著非线性相关性(P<0.05);当MAP阈值定义为100 mmHg时,全因死亡发生风险最低,以100 mmHg为参考值,无论MAP升高或降低,患者1年内发生全因死亡的风险均体现为上升趋势.结论 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的MAP水平与全因死亡发生率呈非线性相关,维持MAP稳定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文献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平均动脉压;全因死亡;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作者姓名:
程茗慧;裘淼涵;常艳;齐艳萍;张效林
作者机构:
北部战区总医院 心血管内科,辽宁 沈阳1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茗慧;裘淼涵;常艳;齐艳萍;张效林-.平均动脉压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2(11):1101-1104
A类:
B类:
平均动脉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预后,预后影响,讨平,MAP,AMI,PCI,战区,总医院,中位数,mmHg,围术期,用药情况,终点事件,随访结果,主要终点,全因死亡,缺血事件,心源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肌酐清除率,左室射血分数,合并高血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桡动脉入路,靶血管,左前降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阻滞剂,曲线关系,非线性相关性,发生风险,参考值
AB值:
0.1958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