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感物思维:《文心雕龙》的文思发生论
文献摘要:
"感物"是刘勰在中国传统物感说基础上系统深化形成的文思发生论美学范畴.刘勰从运思开启阶段的思维体验出发,系统地回答了心物何以感应、物我如何感应、感物之思如何导向文艺创作的问题,概括了文思发生的完整环节.在"感物"中,"物"的自然义、社会义分别在生命本体同构性的生命化、生活现实亲近性的审美化中,发生了深刻的内涵转化;"心"则在主体提升与审美觉醒的语境中,具有了更多能动性、审美化意义;心物之间形成一种"合作"与"对话"辩证结合的新型"双边"互动关系.感物思维揭示了作家运思中情致盎然、思意深沉的兴感体验,提供了作家思想开展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导向;也揭示了心物感应中触类感思、情象融会的运思体验,提供了情感"对象化"着陆之基,推动着心象的加工深化,为进一步文思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感物;《文心雕龙》;文思发生;思维体验
作者姓名:
刘欣;梁明
作者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山东交通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山东 济南250357
引用格式:
[1]刘欣;梁明-.感物思维:《文心雕龙》的文思发生论)[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44-51
A类:
文思发生
B类:
感物,文心雕龙,发生论,刘勰,物感,美学范畴,运思,思维体验,体验出,心物,文艺创作,整环,生命本体,同构性,生命化,生活现实,亲近,审美化,中情,情致,盎然,深沉,想开,内在动力,价值导向,感思,融会,对象化,着陆,心象
AB值:
0.3689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