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非法采伐林木行为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子
文献摘要:
基于2014—2020年中国50094份非法采伐犯罪的刑事一审判决书,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中国非法采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非法采伐多发于胡焕庸线东南侧,集中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巫山―雪峰山沿线、武夷山脉―南岭沿线、大别山沿线、长白山沿线等地区;2)受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上述高发区域的非法采伐特征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3)非法采伐具有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相同地理分区内相邻地市非法采伐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不同区域间又呈各异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西南与东南地区主要呈高?高集聚态势、西北与华北地区为低?低集聚,东北地区与长江沿线地市则不显著.4)不同影响因子在空间上对非法采伐的驱动作用各异,其中自然禀赋是非法采伐产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区域随着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抑制非法采伐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非法采伐;发案数量;被伐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资源禀赋;犯罪地理;中国
作者姓名:
刘卓;林珲;田雅;王玉琳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22;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卓;林珲;田雅;王玉琳-.中国非法采伐林木行为的空间分布及其驱动因子)[J].热带地理,2022(09):1585-1596
A类:
被伐活立木蓄积量
B类:
非法采伐,林木,驱动因子,刑事,一审判决,判决书,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空间分布特征,驱动因素,发于,胡焕庸线,东南侧,云贵高原,原东,东南边,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南岭,大别山,长白山,高发区,区域差异,空间集聚效应,地理分区,区域间,空间集聚特征,东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沿线,驱动作用,自然禀赋,充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案数量,森林资源禀赋,犯罪地理
AB值:
0.3047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