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基于中国367个城市单元的太阳能和风能专利申请数据测度中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2001-2018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阶段、总体分异、空间分布、空间关联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①中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同时存在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与"石油危机""金融危机"等重要节点事件有密切关系.②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总体分异特征明显,全国尺度下内部空间差异大.东部地区基尼系数维持相对稳定,创新能力较弱的西部地区,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差异也最大.而中、东北部地区内部空间分异相对均衡且差异不断缩小.③高、较高水平的新能源技术创新城市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经济依赖性,且广泛分布在经济较发达城市.④太阳能和风能技术创新能力Moran'sI值均为正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说明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在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而高-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⑤经济发展基础、教育水平、工业化水平、用电需求、人力资本、科技投入、资源禀赋、环境规制等9个方面因素不同程度影响着全国层面和四大地区层面城市的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
                文献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太阳能;风能;时空格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谢聪;王强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3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聪;王强-.中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研究,2022(01):130-148
                    
                A类:
                
                B类:
                    新能源产业,产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能力,时空格局演变,风能,专利申请数,基尼系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产业创新发展,空间关联,技术创新发展,增长态势,阶段性特征,石油危机,金融危机,重要节点,密切关系,新能源技术创新,分异特征,全国尺度,内部空间,空间差异,能力差异,东北部,北部地区,空间分异,异相,创新城市,城市空间,经济依赖,Moran,sI,空间相关性,集聚区,京津冀,珠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周边城市,辐射作用,发展基础,教育水平,工业化水平,用电需求,科技投入,资源禀赋,环境规制
                AB值:
                    0.3062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