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深圳市内涝影响因素分析及内涝风险评估
文献摘要:
城市内涝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对内涝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表明,城市内涝是由自然因素(如地形)和人为因素(如土地利用)共同引起的.在土地利用方面,相关学者主要关注二维空间因素对内涝的影响,较少顾及土地利用的三维建筑格局.此外,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尽管已有学者利用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模型对内涝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然而传统方法在负样本(不发生内涝的地点)的选取上存在不确定性.为解决这2点不足,论文引人最大熵(MAXENT)模型,以深圳市为研究案例,通过MAXENT剖析各潜在影响因子与内涝风险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内涝风险的主导环境因子为不透水面比例、绿地比例、人口密度、暴雨峰值雨量、地表起伏度.而对内涝发生有重要影响的三维因子为容积率、建筑形状系数、平均高度.通过MAXENT评估的内涝风险结果可知,深圳潜在高风险区的面积约为491km2,占市域面积的24.58%,主要位于龙华区、南山区、龙岗区北部、光明区、福田区.进一步对潜在高风险区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过往并不存在内涝点的南山区北部、福田区西部、罗湖区中部等部分区域风险概率出现高—高集聚现象,表明上述地区的内涝风险会受到周围地区的正向影响,因此在内涝的监测与防治中应当重点关注高风险地区以实现更精准的防控.由于内涝风险评估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论文提出的相关建议不仅可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参考依据,还能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文献关键词:
城市内涝;最大熵模型;三维建筑格局;随机森林;风险评估;深圳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珮婷;刘丹媛;卢思言;何小钰;李桦;杨柳;林锦耀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珮婷;刘丹媛;卢思言;何小钰;李桦;杨柳;林锦耀-.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深圳市内涝影响因素分析及内涝风险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22(10):1868-1881
A类:
三维建筑格局,491km2
B类:
最大熵模型,内涝风险,城市内涝,内涝防治,治具,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二维空间,空间因素,顾及,MAXENT,潜在影响,主导环境因子,不透水面,绿地,人口密度,暴雨,雨峰,雨量,地表起伏度,容积率,形状系数,高风险区,市域,于龙华,龙华区,南山区,龙岗区,光明区,福田区,行空,空间自相关分析,过往,罗湖区,区域风险,风险概率,围地,城市灾害,灾害管理,防灾减灾,国土空间规划
AB值:
0.2792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