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部性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文献摘要:
在全球化、快速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要素流与网络关系构成的"流空间"愈发重要,城市网络结构不断受到冲击与重塑,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凸显,区域空间组织模式及其环境效应已成为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腾讯位置大数据,构建了2015-2018年288个地级以上城市之间的人口迁徙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城市网络演化格局及其环境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 如下:①中国城市网络联系强度高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侧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组成的菱形结构;城市网络密度和关联性逐渐增强,度数和中介中心性呈现多中心和分散化的发展趋势.②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好转,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88.89%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下降,PM2.5、PM10、SO2、CO和NO2年均浓度有所下降,而O3年均浓度有所上升.③中国城市网络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城市网络外部性所带来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网络中节点权力地位和影响力的增强,提高了借用规模和借用技术,从而促进环境质量提升.④度数中心性提升了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环境质量,减少了PM2.5、PM10、SO2和O3的年均浓度,增加了CO的年均浓度;而中介中心性则提高了西部地区的环境质量,降低了NO2的年均浓度.
文献关键词:
城市网络;网络外部性;环境效应;腾讯位置大数据;空气质量;中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宏浩;谷国锋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春1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宏浩;谷国锋-.外部性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演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J].地理研究,2022(01):268-285
A类:
B类:
中国城市,网络演化,环境效应,快速城市化,新技术革命,要素流,网络关系,流空间,受到冲击,人地关系,区域空间,空间组织模式,环境经济,经济地理学,腾讯位置大数据,上城,人口迁徙,社会网络分析,面板空间计量,空间计量模型,演化格局,城市网络联系,联系强度,强度高,胡焕庸线,东侧,京津冀,珠三角,三角和,成渝城市群,群组,菱形,网络密度,中介中心性,多中心,分散化,城市空气质量,集聚特征,空气质量指数,AQI,PM2,PM10,SO2,NO2,O3,城市网络外部性,空间溢出效应,中节点,借用规模
AB值:
0.3550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