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与分子对接研究百合行治疗认知障碍的机制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百合治疗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百合的7种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4 6 5个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PharmGkb,CTD,DrugBank数据库中获取认知障碍疾病靶点,然后取百合化学成分与认知障碍靶点两者交集,得到"药物成分—疾病"交集靶点44个.采用Metascape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筛选后得到核心靶点与核心成分,其中MAOB(单胺氧化酶B)、CAS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ESR1(雌激素受体)、JUN(1号染色体的基因)、CASP8(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8)、CASP9(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PGR(类固醇受体基因)、AR(肾上腺素能受体)、SLC6A3(多巴胺转运蛋白基因)、PTGS2(环氧合酶-2)为百合药效成分抗认知障碍作用的关键靶点蛋白.利用DAVID和Metascape平台进行G()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Vina平台实现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百合的4个活性化合物与10个认知障碍关键核心靶标相关,参与调节的关键信号通路有30条.其中,度值较大的化学成分有豆甾醇、3-去甲秋水仙碱、β-谷甾醇、松香酸;度值较大的靶点蛋白有MAOB,PTGS2,CASP3,CASP9等;主要涉及的通路有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通路等.百合治疗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改善认知功能.
文献关键词:
百合;认知障碍;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也;付传君;刘娜;李先辉;刘细寒
作者机构:
吉首大学药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医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也;付传君;刘娜;李先辉;刘细寒-.基于网络药理与分子对接研究百合行治疗认知障碍的机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5):74-82,88
A类:
AutodockVina
B类:
分子对接,对接研究,百合,网络药理学,TCMSP,主要活性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PharmGkb,CTD,DrugBank,认知障碍疾病,药物成分,交集靶点,Metascape,STRING,建交,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核心靶点,核心成分,MAOB,单胺氧化酶,CASP3,天冬氨酸蛋白酶,ESR1,雌激素受体,JUN,CASP8,蛋白水解,水解酶,CASP9,PGR,类固醇,肾上腺素能受体,SLC6A3,多巴胺转运蛋白,PTGS2,环氧合酶,药效成分,关键靶点,DAVID,功能富集分析,通路富集分析,活性化合物,靶标,豆甾醇,去甲,秋水仙碱,谷甾醇,松香酸,有神,作用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制单,认知功能
AB值:
0.3911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