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个体化解剖标志在肝脏肿瘤靶域切除技术中的意义
文献摘要:
肝切除仍是肝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早期肝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已超过70%,但术后5年复发率也超过了70%[1]。解剖性肝切除(anatomic resection, AR)和非解剖性肝切除(non-anatomic resection,NAR)两种手术的效果仍然存在争议[2,3]。以肿瘤学为核心的外科治疗理念已经成为大多数专家的共识[4]。刘荣教授团队在流域学说指导下结合肿瘤生物学特性,建立了有别于AR和NAR的靶域切除技术。笔者结合机器人扩大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及肝中静脉切除病例,阐述肝脏靶域切除技术的操作要点和个体化解剖标志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王兆海;王子政;赵国栋
作者机构:
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肝胆胰外科医学部
引用格式:
[1]王兆海;王子政;赵国栋-.个体化解剖标志在肝脏肿瘤靶域切除技术中的意义)[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22(04):197-200
A类:
靶域切除
B类:
解剖标志,志在,肝脏肿瘤,肝肿瘤,肿瘤患者,长期生存,早期肝癌,年复发率,anatomic,resection,非解剖性肝切除,NAR,肿瘤学,外科治疗,治疗理念,生物学特性,有别于,尾状叶,肝中静脉,除病,操作要点
AB值:
0.3369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