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后早期血栓形成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的关系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后早期血栓形成因素,及其与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4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断流术患者198例,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内是否发生门静脉血栓将其分为血栓组(n=41)和非血栓组(n=157).检测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JAK2 mR-NA及STAT3 mRNA表达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术后JAK2 mRNA、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对门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血栓组患者术前门静脉直径、术后门静脉直径、门静脉流速差、脾容积均显著高于非血栓组(t值分别为4.718、3.945、8.671、2.006,P值均<0.05).术后两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2 mRNA及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术前均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12.933、15.442、14.386、10.896,P值均<0.05),同时血栓组患者JAK2 mRNA及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流速差、术后JAK2 mNRA、术后STAT3 mRNA及术前门静脉直径为影响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发生的重要因素(P值均<0.05).患者术后JAK2 mRNA、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门静脉血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787.结论 JAK/STAT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后血栓形成过程,可能是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有望成为患者术后门静脉血栓预防和治疗的潜在生物学途径.
文献关键词:
肝硬化;高血压;门静脉;脾切除术
作者姓名:
王欢;申晓旭;陈良琪;龚天兰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贵州5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欢;申晓旭;陈良琪;龚天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后早期血栓形成与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的关系)[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10):2260-2264
A类:
mNRA
B类: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Janus,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形成因素,大学附属医院,脾切除断流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2,STAT3,后门,门静脉血栓形成,受试者工作曲线,相对表达量,预测价值,前门,门静脉直径,流速差,高程度,logistic,血栓预防,预防和治疗,生物学途径,脾切除术
AB值:
0.1130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