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门静脉再通与症状性心力衰竭1例
文献摘要:
门静脉血栓形成与肝硬化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有关。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使门静脉血栓再通是一种可行、有效、安全的方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门静脉血优先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可升高右心房压和心脏指数,引起急性高输出型症状性心力衰竭,持续性右心衰也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继发胃肠道出血后往往出现多器官衰竭。肠系膜上静脉支架置入诱发急性高输出型症状性心力衰竭鲜见报道。我们报道了1例高龄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肠系膜上静脉支架置入术后,由于自发性脾肾分流和所谓的门静脉盗流现象,回心血流增加,导致急性高输出型症状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结合病例和文献复习,建议临床医生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前认真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术后注意及时发现和处理门静脉再通后急性容量扩张导致的急性高输出型症状性心力衰竭。
文献关键词:
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心力衰竭;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岱;孙福荣;刘姝;桑力轩;温博;唐芳馨;高楠;陈玉帅;王炳元
作者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消化科,沈阳1100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岱;孙福荣;刘姝;桑力轩;温博;唐芳馨;高楠;陈玉帅;王炳元-.门静脉再通与症状性心力衰竭1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05):548-551
A类:
B类:
症状性,心力衰竭,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硬化,病死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血流动力学改变,右心房,心脏指数,高输出,心衰,治疗失败,胃肠道出血,多器官衰竭,肠系膜上静脉,静脉支架置入,发急,鲜见,见报,肠系膜静脉,支架置入术,自发性,脾肾分流,回心,合病,文献复习,临床医生,心脏功能
AB值:
0.1376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