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DPSIR理论的水环境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研究
文献摘要:
为探究陕西省水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DPSIR理论(即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构建陕西省水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面板模型等测算并分析陕西省2004-2019年10个地级市水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时序动态演变来看,陕西省水环境DPSIR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在2004-2010年为勉强失调,2011转为初级失调,2019年提高到中级协调,虽达到了协调程度但距良好协调仍有很大距离;从空间分布来看,可将陕西省内各地级市分为三个协调程度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延安、榆林、西安和宝鸡,在2019年达到了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状态,第二层次为咸阳、渭南、商洛、安康和汉中,最后一个层次为铜川市,发展较慢且在2019年仍处于濒临失调阶段;从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水环境协调的四个显著影响因素分别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GDP用水量、湿地保护率和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综合以上,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为陕西省水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文献关键词:
DPSIR理论;耦合协调模型;时空演化;陕西省
作者姓名:
王成军;赵丹;王秉琦;冯涛;张炜;董明放
作者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西安710054
引用格式:
[1]王成军;赵丹;王秉琦;冯涛;张炜;董明放-.基于DPSIR理论的水环境协调发展及时空演化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466-474
A类:
B类:
DPSIR,环境协调,发展状态,水环境评价,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面板模型,地级市,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演化规律,时序动态,动态演变,变来,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勉强,中级,协调程度,市分,个协,延安,榆林,安和,宝鸡,第二层,咸阳,渭南,商洛,安康,汉中,铜川市,较慢,濒临,响水,人口自然增长率,用水量,湿地保护,保护率,地表水水质,质优
AB值:
0.4099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