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玉米大斑病菌HST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结构和表达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玉米大斑病菌寄主选择性毒素(host selective toxin,HST)生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的结构,以及该基因簇组成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为玉米大斑病菌HST的结构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玉米大斑病菌23号生理小种et28a和01-23菌株,1号生理小种ny001和01-11菌株,玉米感病自交系B37为材料,利用antiSMASH技术预测玉米大斑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通过Synteny共线性分析获得玉米大斑病菌HST生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并对其基因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再利用RNA-Seq技术分析该基因簇的组成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3,5,7,10 d的表达情况.[结果]玉米大斑病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Cluster 397.3与交链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ACT-毒素合成基因簇有保守的共线性,含有1个聚酮合酶(PKS)、1个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CPS)、1个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1个锌结合氧化还原酶(ZOR)、1个保守假定蛋白(CHP)、2个细胞色素P450(P450)及2个耐药转运蛋白(DRT)等9个基因.其中PKS与ACT-毒素合成酶基因 ACTTS3 同源,编码的聚酮合酶包括 PksD、PS-DH、Methyltransf_12、PKS_KR、PKS_NbtC superfamily 和NADB_Rossmann superfamily 6个典型结构域.RNA-Seq分析结果表明,将玉米大斑病菌接种玉米叶片3,5,7,10 d后,Cluster 397.3组成基因均能表达,且以3 d时表达量整体较高;除CHP基因外,01-11菌株中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01-23菌株.[结论]Cluster 397.3基因表达差异与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和致病特异性有关,该基因簇可能参与了玉米大斑病菌寄主选择性毒素的生物合成.
文献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寄主选择性毒素;基因簇;表达分析
作者姓名:
张淑红;高凤菊;武秋颖;张运峰;范永山
作者机构:
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唐山市农业病原真菌与毒素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0
引用格式:
[1]张淑红;高凤菊;武秋颖;张运峰;范永山-.玉米大斑病菌HST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结构和表达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7):84-91
A类:
寄主选择性毒素,et28a,ny001,B37,ZOR,ACTTS3,PksD,Methyltransf,NbtC
B类:
玉米大斑病菌,HST,生物合成基因簇,表达分析,host,selective,toxin,Cluster,侵染过程,结构和功能,功能研究,生理小种,自交系,antiSMASH,技术预测,次生代谢产物,产物合成,Synteny,共线性分析,Seq,玉米叶片,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聚酮合酶,PKS,甲酰,CPS,SDR,氧化还原酶,假定,CHP,细胞色素,P450,转运蛋白,DRT,合成酶基,酶基因,DH,KR,superfamily,NADB,Rossmann,结构域,基因表达量,基因表达差异
AB值:
0.1973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