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排列第2,死亡率位列第5[1].我国PCa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2].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检测为 PCa 早期筛查的主要手段,但PSA水平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PCa的进展情况[3];穿刺活检为PCa诊断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且易因空间采样误差而误诊、漏诊.影像学能为PCa 提供可重复、无创性检查,在 PCa 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4].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学影像数据的数量每年呈指数倍增长[5],影像组学能对大量医学影像数据及临床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可在临床肿瘤治疗决策、疗效评估和预后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6].本文对影像组学在PCa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李天平;王海兰;罗明芳;骆训容
作者机构: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影像科,山东 烟台 264100;滨州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天平;王海兰;罗明芳;骆训容-.影像组学在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放射学杂志,2022(03):504-506
A类:
B类:
影像组学,前列腺癌,临床应用研究,prostate,cancer,PCa,性恶,位列,发病率和死亡率,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specific,antigen,PSA,早期筛查,进展情况,穿刺活检,金标准,空间采样,采样误差,误诊,漏诊,可重复,无创性检查,医学影像,影像数据,数倍,倍增,肿瘤治疗,治疗决策,疗效评估,预后分析,临床应用进展
AB值:
0.3760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