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因素中的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因素,并构建脓毒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脓毒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及其相关因素间的网络关系,通过网络模型推理反映各影响因素对脓毒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其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59.37±4.28)岁。统计所有患者ICU住院期间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情况并依此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两组基线资料,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脓毒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初筛,各影响因素间及其与脓毒症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的关系运用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结果:98例脓毒症患者中发生血小板减少症33例(33.67%)。两组患者的真菌性感染、感染性休克占比及白细胞介素6(IL-6)、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M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真菌性感染(OR=7.185,95%CI为1.168-44.184)、感染性休克(OR=4.024,95%CI为1.081-14.983)、血清IL-6过表达(OR=9.360,95%CI为2.283-38.379)均是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MA值过表达(OR=0.814,95%CI为0.734-0.902)是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有向无环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图形显示,真菌性感染、感染性休克、IL-6、MA值与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有关。结论: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可能与真菌性感染、感染性休克、高IL-6水平、低MA值有关。
文献关键词:
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贝叶斯网络;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计数
作者姓名:
童译庆;张建明;贺星星;傅一牧;赵刚;封启明
作者机构:
200030 上海,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引用格式:
[1]童译庆;张建明;贺星星;傅一牧;赵刚;封启明-.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因素中的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22(11):1120-1125
A类:
B类:
贝叶斯网络模型,脓毒症,血小板减少症,发生因素,网络关系,模型推理,医院急诊,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男,住院期间,依此,调查表,Logistics,初筛,真菌性,感染性休克,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MA,过表达,保护因素,网络结构图,图形显示,血小板计数
AB值:
0.134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