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共22例接受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数据.记录术前1 d及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 O 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 S)、颈部残疾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 scores,NDI),所有数据导入SPSS 26.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定量数据表示为均值±标准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颈部VAS、手臂VAS、JOA和NDI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后各时间点各类评分和手术前第1天评分.P<0.05被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后一次随访时采用改良后的MacNab标准记录以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超声引导下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内镜操作下成功完成.总手术平均时间为125.6 min.术中失血量为2~100 mL,平均出血量为19.1 mL.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时间为15~33个月,平均为24.1个月.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硬膜撕裂或其他并发症.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与术前VAS评分相比,颈部、上臂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JOA评分明显提高(P<0.05),术前NDI评分与术前评分相比明显降低(P<0.05).在最后一次随访中,改良后的MacNab标准显示15例优、5例良、2例中、0例差,优良率为91%.术后磁共振成像和颈椎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重建表明,椎间盘被充分切除,手术节段神经根受压解除.结论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诊断性SNRB可能是确定颈神经根性疼痛来源的有利的方法.在SNRB的指导下,PPECD是治疗诊断颈神经根病的有效和安全的选择,近期疗效可靠.
文献关键词: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吴昌兵;魏亚;马维邦;林博颖;代云磊;卢乾威;沈茂
作者机构:
贵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贵州贵阳 55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昌兵;魏亚;马维邦;林博颖;代云磊;卢乾威;沈茂-.选择性神经阻滞联合经皮后路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1):43-50
A类:
后路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
B类:
神经阻滞,临床疗效观察,PPECD,近期临床疗效,回顾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骨科,科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残疾,neck,disability,scores,NDI,数据导入,分析处理,定量数据,数据表示,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同时间点,VAS,手臂,JOA,手术前,MacNab,超声引导下,下成,术中失血量,出血量,脊髓,血管损伤,硬膜,撕裂,上臂,优良率,磁共振成像,三维计算机断层扫描,建表,分切,节段,神经根受压,诊断性,SNRB,颈神经根,根性,根病,近期疗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
AB值:
0.2391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