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污名化的概念构建
文献摘要:
目的:中国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中的艾滋病流行现状严峻,现已成为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重点人群.目前MSM人群中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瓶颈为安全套持续使用率低,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高.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与安全套相关的污名化.尽管很多研究提及MSM人群中与安全套相关的污名化问题,但尚未对MSM安全套污名化进行定义,亦无其测评工具.因此本研究构建MSM人群安全套污名化的概念和操作性定义,为该群体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提供新的视角.方法:利用循证的方法,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整合的方式,基于"PICoS"框架纳入文献,提取纳入文献中的质性研究证据,通过主题分析法进行概念合成,构建MSM人群安全套污名化的概念和操作性定义.结果:根据概念合成的结果,MSM安全套污名化是指:从个体、人际和社会层面,自我表现出的对安全套和安全套使用行为的偏见、排斥和羞耻,以及羞辱或区别对待携带/购买/提出使用安全套的个体.其在操作层面包括4个维度:信任关系符号化、艾滋病/性病符号化、性话题羞耻化、传统性认知符号化.根据社会生态学模型的架构,信任关系符号化是指MSM人群认为不使用安全套代表性伴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使用安全套难以表达性伴间的亲密、信任与忠诚.艾滋病/性病符号化指MSM人群认为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或已感染艾滋病的"代名词".一方面,如果一方提出使用安全套,则可能被认为已感染HIV或者有不安全性行为经历,导致难以开口;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如果性伴"无艾滋病"(往往是错误的认知,如:性伴虽然没有艾滋病,但可能有感染HIV的高危风险),则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安全套.性话题羞耻化指对性行为相关的话题难以启齿,不好意思携带/购买/提出使用安全套或羞于进行是否使用安全套的对话.传统性认知符号化指对"性"或者"性行为"的认知有局限,认为"真正的性行为"是肉体与肉体无阻隔的接触和所有体液之间的交换.结论:本研究首次提出MSM安全套污名化这一概念,并对其进行操作性定义.其概念包括3个层面、4个维度.该概念的构建有助于了解MSM人群对安全套的态度认知,为今后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检测增加了文化敏感性和行为敏感性的指标.
文献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艾滋病;安全套;污名化;概念构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申艳;张慈;Leila Mohammadi;李现红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长沙410013;湘雅循证实践与健康创新中心:JBI协作组,长沙410013;弗林德斯大学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申艳;张慈;Leila Mohammadi;李现红-.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污名化的概念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6):771-779
A类:
PICoS
B类:
男男性行为人群,污名化,概念构建,men,who,have,sex,MSM,艾滋病,流行现状,重点人群,预防与控制,持续使用,安全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测评工具,研究构建,操作性定义,高危行为,行为干预,预提,系统综述,质性研究,研究证据,主题分析法,概念合成,社会层面,自我表现,使用行为,偏见,羞耻,羞辱,区别对待,出使,使用安全,操作层面,面包,信任关系,符号化,传统性,社会生态学模型,不使用,性伴,相互信任,亲密,染艾滋,代名词,HIV,果性,有感,高危风险,难以启齿,不好意思,羞于,肉体,无阻,阻隔,体液,一概,态度认知,文化敏感性
AB值:
0.24489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