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城市郊区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基于AHP-FCE模型的测量
文献摘要:
工业遗址保护利用在国外研究较早,但在国内的研究起步晚,发展还不够完善.目前国内虽然有很多关于工业遗址保护的评价研究,但对城市郊区的工业遗址关注较少,还没有涉及城市郊区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C市郊区6个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为研究对象,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通过AHP-FCE模型的测量与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研究城市郊区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评价体系及保护与再利用策略.研究发现:城市郊区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评价体系共包括2个准则层,8个因素层,16个指标层;其中物质遗产包括5个因素,10个指标,且物质遗产在评价权重中所占比例远高于非物质遗产,其中权重占比最高的是区位优势,最低的是遗产美学;非物质遗产包括3个因素,6个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历史积淀,最不重要的是科技价值.整体模糊综合评价得分呈现了三个等级,高于85分(较好),高于80分但低于85分(合格),低于75分(不合格);准则层和因素层模糊综合评价得分,量化了各厂在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和各因素中的优劣,也为提出保护与再利用建议提供了依据;测量得分与实地调研结果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评价体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为更好地保护与再利用城市郊区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以量化分值为基础,从遗址保护利用角度提出3个保护与再利用等级,分别为:第一等级——优先保护利用,第二等级——可保护利用,第三等级——不建议整体保护,但可部分利用.对应保护与再利用等级,结合各层级模糊综合评价得分获得的优劣提出对应的建议,分别为:齐头并进,并重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因素,弥补或弱化劣势因素;舍一取一,考虑优势因素的传承发扬,放弃已不具备保护与再利用价值的其他因素.
文献关键词:
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城市郊区;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
作者姓名:
李虹霖
作者机构:
成都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成都610100
引用格式:
[1]李虹霖-.城市郊区三线建设大型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研究——基于AHP-FCE模型的测量)[J].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55-70
A类:
大型工业遗址
B类:
城市郊区,三线建设,遗址保护,保护与再利用,再利用研究,FCE,保护利用,国外研究,起步晚,德尔菲法,专家意见,利用策略,准则层,中物,非物质遗产,区位优势,历史积淀,不重,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得分,不合格,各厂,调研结果,相一致,第一等,优先保护,二等,第三等级,整体保护,分获,齐头并进,重物,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劣势因素,传承发扬,利用价值,专家打分
AB值:
0.2009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