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文献摘要: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鲜食玉米最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解析我国鲜食玉米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对品种鉴定和品种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Illumina Maize 6K芯片对全国范围内的385个鲜食玉米品种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了解群体结构,划分种质类群,估算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揭示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5067个SNP标记在385个鲜食玉米品种中基因多样性平均0.406,变幅为0.097~0.500;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平均0.319,变幅为0.092~0.375.通过PCA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一致表明,本研究所收集的品种主要划分为3个类群,分别为糯玉米类群(糯玉米和甜糯玉米,共185个品种)、温带甜玉米类群(123个品种)和热带甜玉米类群(77个品种).两两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132~0.472之间,平均值为0.37.通过FST分析检测到不同类群间有160个区域受到强烈选择,其中包括4个玉米籽粒淀粉合成途径的关键基因(sh2、su1、su2和wx1),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验证了sh2和DGAT1-2两个位点在鲜食玉米群体不同选择模式.本研究为我国鲜食玉米品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文献关键词:
鲜食玉米;遗传多样性;群体结构;遗传距离;选择位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 5106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颖妮;于永涛;谢利华;祁喜涛;李春艳;文天祥;李高科;胡建广-.基于SNP标记揭示中国鲜食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J].作物学报,2022(06):1301-1311
A类:
su1,su2,wx1
B类:
SNP,鲜食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消费国,和亲,亲缘关系,品种鉴定,品种培育,研究利用,Illumina,Maize,6K,全基因组扫描,群体结构,分种,种间,遗传距离,变幅,多态信息含量,polymorphism,information,content,PIC,群体遗传结构,遗传结构分析,甜糯玉米,温带,甜玉米,两品,FST,分析检测,不同类群,玉米籽粒,籽粒淀粉,淀粉合成,合成途径,关键基因,sh2,分子标记,DGAT1,个位,选择模式,品种选育,选择位点
AB值:
0.346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