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QTL相关SSR标记分析黄淮海和南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
文献摘要:
研究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对大豆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99个与大豆QTL性状相关的SSR标记,对黄淮海和南方产区的105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99个位点共检测出1142个等位标记,每个位点变异范围为5~24个,平均每个位点11.54个等位变异.按品种育成时期将群体划分为4个亚群,亚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范围0.628~0.839,平均0.774.多态性信息含量范围0.562~0.820,平均0.742.亚群间Nei's遗传距离范围0.387~0.197,平均0.297.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大豆材料99%为亚群内变异,仅1%为亚群间变异,说明不同时期内大豆材料之间交流频繁.主坐标分析的三个主成分分别解释了4.12%、3.61%和2.90%的总变异.UPGMA聚类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都将大豆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且结果高度一致,而且与大豆育成品种在主要家族系谱中代数及各时期亚群的遗传基础相关.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具有一定的时期特征,其总体水平呈递增趋势.
文献关键词:
大豆;黄淮海;南方;育成品种;SSR标记;遗传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嘉霖;谢慧敏;张峥;杨柏云;罗火林;龚贵如;熊冬金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嘉霖;谢慧敏;张峥;杨柏云;罗火林;龚贵如;熊冬金-.基于QTL相关SSR标记分析黄淮海和南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01):63-71
A类:
B类:
QTL,SSR,记分,黄淮海,南方大豆,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育成品种,遗传改良,群体结构分析,个位,位标,点变异,等位变异,亚群,Nei,多态性信息含量,遗传距离,子方,明大,主坐标分析,UPGMA,遗传结构分析,类群,结果高度,高度一致,族系,系谱,中代,遗传基础,时期特征,总体水平,呈递
AB值:
0.33306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