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家庭仪式与青少年的自尊:亲子依恋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
文献摘要:
青春期是青少年自我形成的关键期.青少年自尊发展的水平不仅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还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幸福感与社会适应.家庭仪式作为自古以来备受重视的教育方式,能否促进以及如何促进青少年的自尊发展迄今未被研究者所关注.实证研究显示,家庭仪式因其蕴含的象征性意义有助于青少年获得生命意义感,还能够因其高度的情感互动增进亲子依恋,帮助青少年获得生命意义感,由此促进其自尊的发展.因此,家庭仪式研究者和家长应关注家庭仪式在帮助青少年获得和体验生命意义感中的独特作用.
文献关键词:
家庭仪式;青少年;自尊;亲子依恋;生命意义感
作者姓名:
吴明证;陈一冉;严梦瑶;林铭;孙晓玲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 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浙江大学 金华研究院,浙江 金华 321099;杭州师范大学 心理学系,浙江 杭州 311121
引用格式:
[1]吴明证;陈一冉;严梦瑶;林铭;孙晓玲-.家庭仪式与青少年的自尊:亲子依恋和生命意义感的链式中介作用)[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0):69-83
A类:
B类:
家庭仪式,自尊,亲子依恋,生命意义感,链式中介作用,青春期,关键期,心理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自古以来,受重,教育方式,象征性,情感互动,特作
AB值:
0.1799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