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和谐社会感知:客观保障与主观保障的双重效应
文献摘要:
和谐社会感知是群众对和谐社会建设程度的主观感受,对此进行关注有利于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并且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以场理论为分析视角,从受保障程度入手,利用MIMIC模型分析主观保障和客观保障对和谐社会感知的双重效应,结果表明:和谐社会感知的全国简单均值为3.39,加权因子值为14.01,占最大值的67.5%;自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性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对和谐社会感知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前者的效应始终高于后两者;社会公平感、生活幸福感的提升以及年龄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和谐社会感知,而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却降低了和谐社会感知.
文献关键词: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自评社会经济地位;和谐社会感知;场理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胜会;邝焕君
作者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州 5106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胜会;邝焕君-.和谐社会感知:客观保障与主观保障的双重效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96-109
A类:
和谐社会感知,自评社会经济地位
B类:
双重效应,和谐社会建设,主观感受,注有,美好生活需求,场理论,分析视角,MIMIC,加权因子,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公平感,生活幸福感,受教育程度
AB值:
0.1710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