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性"之行刑认定的区分——以非法性的形式和实质认定为视角
文献摘要: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性的行刑认定长期依循形式和实质认定并存的二元认定模式,早期行刑判断路径同步.《非法集资解释》的制定标志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非法性的判定回归刑事法的道路.《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的出台表明非法性的行刑认定彻底分离.《非法集资解释》在非法性的认定上采用形式标准"有权机关批准"和实质标准"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并存的二元认定模式.《处非条例》将非法性"形式+实质"的二元认定修改为"形式+补充"的一元整体的认定.明确区分"依法许可"和"依法批准"以及"国家金融管理规定"和"国家金融管理法律"的规范含义,是在形式和实质上实现对非法性的行刑区分和衔接的前提.
文献关键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性;形式认定;实质认定;行刑衔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栋磊
作者机构: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1022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栋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性"之行刑认定的区分——以非法性的形式和实质认定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2(03):82-89
A类:
B类:
非法性,之行,实质认定,定长,依循,认定模式,断路,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法,形式标准,实质标准,借用,合法经营,一元,国家金融,金融管理,管理规定,管理法,形式认定,行刑衔接
AB值:
0.2388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