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空抛(坠)物案公安机关调查与民事证据认定
文献摘要:
《民法典》第1254条规定公安机关为查清高空抛(坠)物的责任人,有利于确立权责归属、维护社会秩序.公安机关依法就民事侵仅展开的调查具有民事属性和行政属性,在证据的形成和规范使用上需要辩析,尤其是相关"证据群"进入法庭诉讼环节,会形成证明逻辑跳脱、证据定位偏移和证据规则缺位等有待民事程序法解决的问题.依据证明对象和证据学理分类逐步提炼,可区分不同证据的证明环节和推理逻辑.公安机关的意见陈述不应归入证人证言,而是职务协助下的答复义务;其认定意见书亦不属于鉴定意见和书证,是独立于法定证据种类的授权性证据.公安机关调查时当事人的承认不具有自认效力,应在审判自主的原则下尊重专业判断,并恪守程序保障和平等原则.不具备主体合法、形式合法和程序合法的证据应依法予以排除,被告有证据抗辩的权利,且由公安机关对证据合法性承担证明义务.
文献关键词:
高空抛(坠)物;公安机关调查;民事证据;证据抗辩;证明逻辑
作者姓名:
王璨璨
作者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引用格式:
[1]王璨璨-.高空抛(坠)物案公安机关调查与民事证据认定)[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105-114
A类:
公安机关调查,证据抗辩
B类:
民事证据,证据认定,民法典,条规,查清,清高,责任人,社会秩序,行政属性,规范使用,入法,法庭,证明逻辑,跳脱,定位偏移,证据规则,民事程序法,证据学,陈述,归入,证人证言,职务,答复,复义,认定意见,意见书,鉴定意见,书证,法定证据,证据种类,授权性,当事人,承认,自认,审判,恪守,程序保障,平等原则,被告,对证
AB值:
0.4097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