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二)
文献摘要: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曾蒙苏教授带领团队,历时7年,为肝癌患者的个体化及精准治疗提供评价方案:(1)项目组最早在国内开展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的研究,首创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钆塞酸二钠的中国使用标准。(2)项目组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扩散峰度成像、CT灌注成像及直方图,于术前定量预测了肝癌的生物学行为的方法,并首创基于表观扩散系数值"相似度"的多结节肝癌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策略。(3)项目组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肝硬化结节恶变的扫描方案及诊断标准。(4)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治疗术后微小复发灶(≤1 cm)的影像诊断标准,创造性地建立了2个以上的辅助征象即可诊断的最新标准,并于国际上首先使用基于钆塞酸二钠的T1 mapping成像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的定量值对肝癌治疗后的疗效进行评估。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项目(二))[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2(23):14-15
A类:
肝硬化结节恶变
B类:
中华医学科技奖,学科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蒙苏,肝癌患者,精准治疗,评价方案,项目组,肝胆,对比剂,钆塞酸二钠,首创,上首,扩散峰度成像,灌注成像,直方图,前定,定量预测,生物学行为,表观扩散系数值,多结节,微血管侵犯,术前预测,预测策略,磁敏感加权成像,成像诊断,扫描方案,诊断标准,乙肝相关性肝癌,根治性治疗,影像诊断,创造性地,征象,新标准,mapping,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肝癌治疗
AB值:
0.40404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