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稿方式:咨询过编辑部要求系统投稿。
2、刊内网址:http://lszb.cbpt.cnki.net/
(202201期)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5日出版。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2022年01期信息】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洛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河南省一级期刊”。《河洛文化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特色栏目”。本刊第1、3、4、6、7、9、10、12期为社会科学版,第2、5、8、11期为自然科学版,每月25日出版。本刊现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征稿,相关要求如下。
(一)来稿要求符合本刊的性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理论观点有新见,学理探讨有深度,研究资料有新证,充分体现报道学术研究成果的论文性质。思想前瞻,学术前沿,理论鲜活,实践创新,是本刊采稿的价值原则。提倡简明扼要的文风,也欢迎论题重大、学术深厚、言之有物的长篇论文。
(二)本刊执行高校学报编排规范,稿件范式为:(1)题目(副题);(2)作者署名;(3)作者单位(名称全称,所在省份和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4)摘要(第三人称,内容自含的独立短文);(5)关键词(最少3个);(6)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7)正文;(8)参考文献;(9)篇名,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和城市及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译作英文,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10)“作者简介”含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硕士及硕士以上)。如系专家,另加学术方向、社会职务及重要社会荣誉。“作者简介”在篇首页脚注。论文属于基金项目的,应标明项目名称与代号。
(三)征引文献应准确校对原著,谢绝二次文献转引,并规范参考文献著录的格式。参考文献文中用方括号加阿拉伯数字标序,文末著录的事项依次为:序号(加方括号)作者,文献名称(首尾无书名号),方括号标出文献性质代号(M-专著,C-会议录,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用Z标识),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期刊加期数,报纸加日期和版码)。作者只列姓名,不注责任性质(主编、撰著等);译著不列译者事项。析出文献须同时按专著要求对原文献逐项著录。篇末列出的参考文献名称不重复,如多次使用,文中标号同一,加注所在卷册页码。
注释仅指作者对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在文中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标明当页序号,注释文字在当页“脚注”。
文章层级标题依次为“一”“(一)”“1.”“(1)”,叙述层次“第一”“第二”。为了不与参考文献、注释的序号发生混淆,正文论述的层次标序不得采用“[1]”“①”。
(四)本刊对来稿一律注册登记后审稿。来稿请直接投寄编辑部指定邮箱,勿让他人周转,以免延误时间或丢失。自登记之日起1个月内初审完毕,初审通过稿书面通知作者。凡发表的稿件,均需三级审稿,依编辑计划决定刊期。拟编稿未能发表,编辑部负责退稿。
(五)本刊维护首发权。来稿须是未经发表的论文,初审期间不得另投他刊。采用通知后,作者应保证本刊独发。因作者责任造成重复发表或造成编辑出版浪费者,本刊追究作者责任。
(六)本刊对采用稿有编辑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在稿件上特别注明,编辑部作适当处理。为保障编校质量,请作者提供联系方式,接受编辑咨询,并配合修改工作。来稿正式发表后,编辑部依据采稿通知约定酌付稿酬,每篇文章赠样刊2册。
(七)版权声明。《洛阳阳师范学院学报》的版权归本刊编辑部所有,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有关期刊网络,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都将进入电子出版物,作者著作权的使用在本刊发表时已处理。
(八)特别声明。本刊编辑部未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中介)组稿,作者投稿请务必直接与编辑部联系。
真诚希望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高校师生关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衷心感谢您的赐稿与支持!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或建议,欢迎您随时与我们联系。
地址:河南省洛阳市伊滨区吉庆路6号
在线投搞:http://lszb.cbpt.cnki.net/
电话:0379-68618167(文科编辑室),0379-68618170(理科编辑室)
邮箱:wkxb@lynu.edu.cn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22年1月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2022年02期信息】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由洛阳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刊物(刊号:ISSN1009-4970/CN41-1302/C4),主要刊登数学、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学术论文以及教育、教学、心理学研究论文。本刊逢第2、5、8、11期为自然科学内容。
1来稿要求
来稿要求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精练、语句通顺。文章提倡深人浅出、通俗易懂,全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
(l)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题名应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来反映论文巾的特定内容,不得使用不常见或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尽量不出现化学结构式与数学式。如果文章题名不能涵盖主题,可以附加副标题。
(2)作者单位地址要逐一著录,内容包括学校(或研究单位)、二级单位(学院、系或研究室)名称,省(或直辖市)、学校所在市名称,邮编。
(3)文章要有摘要,摘要(一般在200-300字)主要反映研究成杲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练,信息密度高,以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要求语义准确,语法得体。
(4)文章要有3-8个关键词,关键词要选择能够反映文章主旨的实词,关键词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5)来稿要求用字规范,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区分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标明英、希腊、俄、日等文种的大小写。
(6)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按GB3100-3102-93的有关规定执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国际标准。
(7)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图表要精选,图表要清晰,能用文字叙述时尽量不使用图表。插图应标明图序及图题,大小要适中。文中插图在Word文件中插入用图形处理软件处理好的图形,图形线条要均匀、光滑,比例尺要恰当,主辅线条粗细适当,图中文字和符号必须是印刷体,并与正文一致,照片要清晰、层次分明,图注放在图题下面。表格统一采用三线表,并表明表序与表题。图表应排在正文中相应的位置,不要排在正文之后。
(8)参考文献择主要的列出,按先后引用顺序编号。不可引用未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不能引用其他文章中引用的但未经核时原文的文献。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以上标形式放置。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应按顺序写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字部分用缩写;外文期刊名缩写、著录格式符号国际标准。
(9)文章要有第一作者简介,请按照以下格式著录“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出生年一),性别,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10)正文格式。如把“前言”作为1个一级标题,其序号为“0”;其余一级标题依次为1、2……;2级标题依次为1.1、1.2……;3级标题为1.1.1、1.1.2……;以此类推。正文的最后部分为结论(讨论),结论应作为1个一级标题处理。
(11)请在文后附上联系方式:同定电话,手机号,E-mail地址:收刊详细地址(便于出版后寄送样刊)。
2注意事项
(1)稿件一律文责自负,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刊文章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2)凡向本刊投送的稿件,应发送电子文档至本刊收稿电子信箱。请勿一稿多投。文稿自收到之日起1个月内由本刊编辑部发出是否录用通知,若超过期限,请及时向编辑部查询,对不适宜刊登的稿件,编辑部不再另行通知和退稿。
欢迎广大作者为本刊赐稿,投稿信箱:lyzkxb@126.com
谢谢您的支持与合作!有关咨询,请与编辑部联系。本刊编辑部电话:0379-6861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