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期刊详情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前身为《信息与电子工程》,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于2008年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网)等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PeriodicalsDirectory)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ndexofCopernicus)收录。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3年1月起更名为《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仍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刊号CN51-1746/T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ISSN2095-4980,主管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协办单位为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电子学会。
{{ isqkjj == false ? "展开" : "收起" }}
出版周期:月刊
语种:中文
影响因子:0.55
国内刊号:51-1746/TN
国际刊号:2095-4980
♦ 主要栏目:太赫兹科学技术 探测制导、测控通信与电子对抗 电磁场与微波 信号与信息处理 计算机与控制 微电子、微系统与物理电子学
♦ 获奖情况:
♦ 收录情况: {{ e.split(":")[0] }} < 查看更新情况
♦ 期刊情况:CSTPCD,北大核心
♦ 主管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联系方式
主编:刘仓理
电话:0816-24875032495174
邮编:621999
邮箱:xxdz@caep.ac.cn
地址:四川绵阳919信箱532分箱
发文分析
发文类型:
{{ obj.kz7 == 1 ? "学术" : obj.kz7 == 2 ? "学术+科普" : obj.kz7 == 3 ? "科普" : "未知" }}
年刊文量:
{{ obj.wznum }}篇
单期页码:
{{ obj.maxpage }}页
发文地域: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机构特征:
{{ item.word }}
发文热门词:
{{ item.name }}
文章分类:
{{ item.key }}({{ (item.value * 100).toFixed(2) }}%)
{{ iswzfl == false ? "展开更多" : "收起全部" }}
{{ item.flname }}[{{ item.name }}]({{ (item.bl * 100).toFixed(2) }}%)
学者H指数区间
机构H指数区间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www.iaeej.com

(刊内公布但打不开)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28日出版。

2022113日星期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征稿启事

202209期信息】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为电子信息类综合性期刊,其前身为《信息与电子工程》,是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管,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主办、四川省电子学会协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03年创刊,自2008年起连续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数据库》(JSTChina)收录。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于20131月起更名为《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国内刊号CN51–1746/TN,国际刊号ISSN2095–4980,主管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主办单位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协办单位为中国兵工学会太赫兹应用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微系统与太赫兹研究中心以及四川省电子学会。

本刊自 2022 年起更改为月刊,面向全国各地从事电子信息技术与太赫兹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科技人员,为其搭建广泛交流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桥梁。

1 征稿内容

征集太赫兹科学技术、探测制导、测控通信与电子对抗、电磁场与微波、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与控制、微电子、微系统与物理电子学等领域的学术技术论文、综述、研究快报、国内外相关重要事件报道等。太赫兹科学技术包括太赫兹产生、放大、传输、检测等理论与技术,以及太赫兹在光谱学、通信、雷达、成像、材料检测、天文学、空间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技术等。由于太赫兹科学技术是电子学与光子学、微波技术与激光技术相结合,物理、材料、器件与系统相结合的前沿交叉科学,尤其欢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述评论和学术技术论文。

2 征文要求

2.1 论文著作权人应确保所投稿件为尚未公开发表的原创性著作,若论文发表后发生侵权问题,一切责任由著作权人承担;投稿时请同时提交著作权转让协议。

2.2 所投稿件不得涉及国家秘密,若发生失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著作权人承担;投稿时请将作者本单位保密审查表一并提交。

2.3 立论正确,论据充分,重点突出,逻辑严密,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图表清晰。

2.4 版面与篇幅:A4版面,通栏排版。除综述性论文外,学术技术论文一般不超过5 000汉字(含图、表所占面积)

2.5 来稿中应给出论文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单位(邮编)、论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第一作者照片和全部作者简介(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或出生地、职称或最后学历、现从事科技工作领域或研究方向、主要著作及获奖情况等)。论文题目应恰当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中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目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

2.6 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200个汉字,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摘要以提供梗概为目的,毋需自己评论研究成果。撰写英文摘要时,不能因为某些内容不好翻译就弃掉要点。

2.7 关键词应选取能表达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48个。名词术语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要尽量使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并避免使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做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要一一对应。

2.8 论文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顶格排序:一级标题为123......;二级为1.11.2......;三级为1.1.11.1.2......

2.9 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规定。外文字母的文种、字体的大小写、正斜体、是否黑体、上下角标及易混的字母应书写清楚。

2.10 图、表内容全部以英文表达,具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其中的字符和数据应准确、清晰、无误,并与正文一致。图、表应附上图号(表号)。图题(表题)中英文双语表达。图和表中加注的单位应写作相关量(或其符号)的分母,而不应写作与相关量相乘。

2.11 参考文献选用主要的、公开发表的、并尽量选用近年发表的中外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中外文献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后,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只列3名,后加“等”或“et al”。参考文献应不少于8篇。

2.12 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委重点课题、获奖课题的论文,请注明相关项目名称及批准号。

3 投稿、审稿、录用及版权

3.1 投稿:请登陆《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官方网站(www.iaeej.com),根据网站提示在线投稿。作者可以向编辑部推荐两名非作者单位的与论文研究专业对口的专家,作为备选审稿人,并提供联系方式。

3.2 审稿方式:审稿执行三审制,即编辑部初审、专家复审和编委会决审。

3.3 本刊对来稿有编辑、修改权,所发表论文版权归编辑部。稿件一经发表,即按国家有关规定酌致稿酬,并按作者人数赠送当期刊物。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本刊通信地址:四川省绵阳市919信箱532分箱,《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编辑部,邮编:621999

电话:0816-24875032495174 emailxxdz@caep.cn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编辑部

20229

重要声明

作者论文提交《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发表,一经录用,论文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将转让予《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期刊编辑部。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已加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文科技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网、91 阅读网以及《电子科技文摘》。本刊同时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数据库》(JST China)收录。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

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特别声明,本刊将另做处理。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编辑部

2022 9

 

学术论文:{{ zhichengxiangqing.pkmark || 0 }}篇
科普文章:{{ zhichengxiangqing.hxmark || 0 }}篇
职称要求查看来源
职称说明
以上信息,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