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pH对水培益母草水苏碱生物合成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探究不同pH处理对益母草生长、生理特性及有效成分水苏碱生物合成影响的生理机制,为益母草的栽培和质量调控提供参考.在水培条件下设置不同梯度的pH处理(pH 5、6、7、8),然后监测其生长、生理、水苏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及水苏碱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中间产物(丙酮酸、α-酮戊二酸及谷氨酸、鸟氨酸)的含量变化,探讨pH对益母草生长和活性成分的影响生理机制.结果表明益母草在pH 5-8能够正常生长,中性偏酸的pH处理下更有利于益母草叶片的光合色素积累,可溶性蛋白增加,从而促进其生长和产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益母草中水苏碱是含氮吡咯烷类生物碱,其合成过程中涉及还原氨化反应和希夫碱形成反应2步加氮关键限速步骤,高pH处理条件促进了 2步加氮反应的底物和产物的合成和积累,说明偏碱的环境可以促进加氮反应,进而促进了水苏碱的生物合成和积累.
文献关键词:
益母草;pH;水苏碱;生物合成;中间产物;还原氨化反应;希夫碱形成反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燕;崔欣萍;王文全;侯俊玲;闫滨滨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2488;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1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燕;崔欣萍;王文全;侯俊玲;闫滨滨-.pH对水培益母草水苏碱生物合成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2(20):5502-5507
A类:
还原氨化反应,希夫碱形成反应
B类:
水培,益母草,水苏碱,生理机制,生理特性,有效成分,分水,下设,同梯,总生物碱,碱含量,生物合成途径,中间产物,丙酮酸,谷氨酸,鸟氨酸,含量变化,活性成分,草叶,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含氮,吡咯烷类,类生物,合成过程,限速,处理条件,底物,合成和积累
AB值:
0.23549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