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药辣味的主要物质、形成机制与掩蔽技术研究概况
文献摘要:
辣味广泛存在于中药材、植物油脂与提取物以及中成药中,其特殊的刺激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服药顺应性,尤其是儿童对辣味的接受度低.但辣味不同于酸、甜、苦、咸、鲜5味,它不属于味觉感受,而是辣味物质刺激神经末梢而形成的一种痛觉.目前,制药行业对中药辣味的物质基础、呈辣机制、掩蔽技术等方面研究薄弱,主要借鉴食品科学的研究结论,难以科学指导中药制剂的辣味掩蔽.该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发现辣味中药集中分布于解表药、化湿药、温里药,尤其是部分植物油脂与提取物辣味显著;以姜类药物的呈辣物质研究为例,深入阐释中药辣味的物质基础及其构效特征;揭示辣味成分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subfamily member 1,TRPV1)的呈辣机制;总结分析分离去除法、糖类中和法、包合掩蔽法等辣味掩蔽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中药中的适宜性,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中药儿童制剂辣味掩蔽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文献关键词:
辣味;中药儿童制剂;物质基础;呈味机制;掩味技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泰;谢正江;刘霖;仇敏;贺亚男;韩丽;林俊芝;张定堃
作者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611137;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代谢性疾病中医药调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泰;谢正江;刘霖;仇敏;贺亚男;韩丽;林俊芝;张定堃-.中药辣味的主要物质、形成机制与掩蔽技术研究概况)[J].中国中药杂志,2022(20):5460-5466
A类:
中药儿童制剂
B类:
辣味,研究概况,中药材,植物油脂,中成药,刺激性,服药,顺应性,接受度,味觉,物质刺激,神经末梢,痛觉,制药行业,食品科学,科学指导,中药制剂,解表药,温里药,构效,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醛,亚家族,transient,receptor,potential,vanilloid,subfamily,member,TRPV1,离去,除法,糖类,中和法,包合,掩蔽法,适宜性,呈味机制,掩味技术
AB值:
0.3875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