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系统前后路联合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ROI-C)与钛板-椎间融合器(PCC)系统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以及两种内固定材料对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变化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7例(ROI-C组21例,PCC组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矢状位参数和吞咽困难评分等.比较分析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和矢状位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在37例患者中ROI-C组手术时间较PCC组短,术中出血量较PCC组少,但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均较术前改善(P<0.05),PCC组较ROI-C组JOA评分更高,VAS评分、NDI更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C组较ROI-C组提供更好的责任节段前柱高度变化值及颈椎曲度变化值(P<0.05),两组术后C2矢状面垂直轴及责任节段前柱高度保持在同一范围内.ROI-C组术后发生吞咽困难1例(4.7%,1/21),PCC组发生吞咽困难6例(37.5%,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 基于ROI-C及PCC系统的前后路联合手术都能有效地改善相关症状并在短期内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PCC组责任节段前柱高度改变值及颈椎曲度改变值更大,ROI-C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钛板-椎间融合器;前后路联合手术;颈椎矢状位参数;临床疗效
作者姓名:
田凌阳;孙建广;黄世磊;韩钰;夏毕成;皮国富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凌阳;孙建广;黄世磊;韩钰;夏毕成;皮国富-.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与钛板-椎间融合器系统前后路联合手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22(08):1421-1425
A类:
零切迹桥形锁定融合器
B类:
钛板,椎间融合器,前后路联合手术,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ROI,PCC,系统治疗,单节段,疗效差异,种内,内固定材料,颈椎矢状位参数,郑州大学,颈椎病患者,病历资料,视觉模拟,VAS,骨科学,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吞咽困难,难评,各项临床指标,组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责任节段,颈椎曲度,C2,矢状面,垂直轴,生吞,在短期内,颈椎矢状位平衡,术后并发症
AB值:
0.2041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